手機結構設計標準之四:電芯規格
作者: 來源: 日期:2021/3/28 10:55:32 人氣:3613
1, 電芯規格和供應商在做ARCH時就要確定完成 ;
2, 電芯3D必須參考SPEC最大尺寸 ;
3, 電芯與電池殼體厚度方向單邊留間隙0.2(膨脹空間0.1mm+雙面膠0.1) ;
4, 膠框超聲+尾部底面接觸方式內置電池,電池總長方向預留8以上(如果電芯是聚合物型,封裝口3MM不計算在內),寬度方向預留2。左右膠框各1.0, 前后膠框各1.5,保護PCB寬5.0;
5, 普通鋰電芯四周膠框+正反面卷紙方式+尾部側面接觸方式內置電池,電池總長方向預留5以上,寬度方向預留3。左右前3處膠框各1.5,后部3.5做保護PCB和膠框。 外置電池前端(活動端)與base_rear配合間隙0.15,后端配死 ;
6, 外置電池定位要求全在電池面殼batt_front。 外置電池后面三卡扣,中間定左右(0.05間隙),兩邊定上下(0配0)。 外置電池前端左右各一個5度斜面定位(0.05間隙), 外置電池前下邊界線導C0.3以上斜角,方便裝配。 電池殼前端小扣位頂面倒個大斜角,最小距離處與主機殼體間隙0.05,小扣位扣住0.35 ;
7, 外置電池/內置電池/電池外殼設計取出結構(扣手位或BASE REAR設計2個彈片) ;
8, 內置電池靠近金手指側設計兩個扣插入殼體,深度方向間隙0,左右兩個定位面,間隙0.05;
9, 內置電池,殼體左右或上下(遠離扣位)設計卡扣固定電池另一端:卡扣設計成圓弧面與電池接觸(可參考SHIELDING的卡扣),以方便取出為準;
10,內置電池要設計取出結構(扣手位) ;
11,內置電池與殼體X方向間隙單邊0.1,Y方向靠近金手指側0,另側0.2 ;
12,內置電池的電池蓋按壓扣手位,與后殼深度避空0.8,避空面積>140,避空位半圓的半徑>8。(參考Stella項目);
13,電池蓋/或外置電池所有插入殼體的卡扣受力角必須有R0.3圓角,殼體對應的槽頂邊必須有R0.3圓角,避免受力集中斷裂;
14,電池的卡扣要設在電池的接觸片附近來防止電池變形過大 ;
15,電池接觸片(彈片處于壓縮工作狀態)要Batt_connector對正 ;
16,盡量選用中間有接觸凸筋或較窄的電池connector,保證connector彈片傾斜也不會接觸殼;
17,電池連接器在整機未裝電池的狀態下可以用探針接觸(不要被housing蓋?。?;
18,金手指間電池殼筋設計0.3寬,殼體周圈倒角C0.1X45度,保證電池金手指盡量寬(金手指寬度1.2);
19,金手指沉入電池殼0.1,要求金手指采用表面插入方式(不允許采用從內往外裝配方式)保證強度 ;
20,電池底要留0.1深的標簽位,標簽槽要有斜角對標簽防呆 ;
21,正負極在殼體上要畫出來,并需要由硬件確認 ;
22,電池超聲線設計成整條(不要做成間斷狀,跌落易開)并設計溢膠槽。(前部是最容易開的地方).(可以通過超聲線下面走斜頂方式防縮水).電池的超聲線尺寸底部寬0.40mm,高0.40mm,前后殼間隙為0.10mm,超聲線熔掉0.30mm保證前后殼的結合強度 ;
23,外置電池與電池扣配合的勾槽設計在外殼上,避免多次拆卸超聲線損壞 ;
24,內置電池扣手位設計在帶電池插扣的殼上,避免多次拆卸超聲線損壞 ;
25,外置電池或電池蓋應有防磨的高點 ;
26,電池扣的參考設計。